(1)組成部分
01
WJ-7型扣件為有螺栓扣件,,用于無擋肩的混凝土軌枕或軌道板式無軌道。
兩件T形螺栓,、
兩件螺母,、
兩件平墊圈、
兩件彈條,、
兩件絕緣塊,、
一件鐵墊板、
一件軌下墊板,、
一件絕緣緩沖墊板,、
兩件重型彈簧墊圈,、
兩件平墊塊、
兩件錨固螺栓,、
兩件預埋套管
此外,,為了鋼軌高低位置調整的需要,還包括軌下調高墊板和鐵墊板下調高墊板,,其部件組成見圖,。
①彈條
彈條分兩種,即一般地段使用的W1型和小阻力地段使用的X2型,。
②
軌下墊板
軌下墊板分A,、B兩類,A類用于兼顧貨運的客運專線,,B類用于無貨運的客運專線,,每類又分一般地段用的橡膠墊板和小阻力地段用的復合墊板兩種。
③
絕緣塊
絕緣塊分9號和10號兩種,,正常安裝時采用9號絕緣塊,,當絕緣塊與鐵墊板擋肩的縫隙大于1mm時更換為10號絕緣塊。
④
絕緣緩沖墊板
絕緣緩沖墊板分2mm和6mm兩種厚度,,正常安裝時采用6mm厚墊板,,鋼軌高低位置負調整時采用2mm厚墊板。
⑤
調高墊板
調高墊板分軌下調高墊板和鐵墊板下調高墊板兩種,,分別放置于軌下墊板與鐵墊板之間和鐵墊板與絕緣緩沖墊板之間,。
軌下調高墊板按厚度分為0.5mm、1mm,、2mm,、5mm和8mm五種規(guī)格;鐵墊板下調高墊板只有一種規(guī)格,,厚度為8mm,。
(2)結構特點
02
①鐵墊板上設置軌底坡,軌枕/軌道板承軌面為平坡,。
②鐵墊板上設有T形螺栓插入座和擋肩,,通過擰緊T形螺栓的螺母緊固彈條。
③鐵墊板上擋肩與鋼軌間設有絕緣塊,,起絕緣作用,。
④通過錨固螺栓與軌枕/軌道板中預埋的絕緣套管配合緊固鐵墊板。
⑤軌向和軌距的調整通過移動鐵墊板來實現(xiàn),,為連續(xù)無級調整,。
⑥可墊入調高墊板實現(xiàn)鋼軌高低調整。
(3)養(yǎng)護要點
03
①
絕緣緩沖墊板帶肋面朝上放置,。
由于鐵墊板上有軌底坡,,應使軌底坡朝向軌道內側(按鐵墊板上的箭頭方向),。
軌下墊板的選擇和擺放位置正確。在兼顧貨運客運專線選用12mm厚的A類墊板,,無貨運客運專線選用14mm厚的B類墊板,。軌下墊板有開槽面朝上放置,且開槽處在鐵墊板擋肩位置,。
絕緣塊安放位置正確,,應卡住鐵墊板擋肩,且與擋肩縫隙不大于1mm,,如圖6-38所示,。
安置T形螺栓時,應注意底部位置正確(落槽),,T形螺栓和錨固螺栓螺紋部分應涂滿鐵路專用防護油脂,。
⑥
確認軌距和軌向合適后,采用可控制扭矩的扳手或機具以300~350N·m的扭矩擰緊錨固螺栓,。
⑦
彈條應安裝到位,,彈條中部前端下顎剛好與絕緣塊接觸為準,兩者的間隙不大于0.5mm,,如圖6-39所示,。
8.
調整軌距和軌向時,,先松開錨固螺栓,,用改道器卡住鋼軌橫向挪動鐵墊板予以調整,確認軌距和軌向合適后,,再用可控制扭矩的扳手或機具以300~350N·m的扭矩擰緊錨固螺栓,。
9.
鋼軌高低位置調整時,應采取如下步驟:
a.
鋼軌高低位置負調整時,,應先卸下錨固螺栓,,提升鋼軌,將鐵墊板下6mm厚的絕緣緩沖墊板更換為2mm厚絕緣緩沖墊板,,鋼軌復位后檢查軌向和軌距,,必要時進行調整,確認合適后用可控制扭矩的扳手或機具以300~350N·m的扭矩擰緊錨固螺栓,,然后根據(jù)調整量在軌下墊板和鐵墊板間墊入所需厚度的軌下調高墊板,。
b.
采用軌下調高墊板進行調整時,應先松開彈條,,取出絕緣塊,,提升鋼軌,在軌下墊板和鐵墊板間墊入所需厚度的軌下調高墊板,,鋼軌落下后再用可控制扭矩的扳手或機具擰緊螺母,,使彈條安裝到位,。軌下墊板總厚度不得超過10mm,數(shù)量不得超過2塊,,并應把最薄的墊板放置在下面,,以防軌下調高墊板竄出。
(當調高量需0.5mm級別時,,可緊貼鐵墊板承軌面加墊0.5mm厚的軌下調高墊板,,數(shù)量可為3塊)。
c.
采用鐵墊板下調高墊板進行調整時,,應先卸下錨固螺栓,,提升鋼軌,在鐵墊板和絕緣緩沖墊板之間墊入需要厚度的鐵墊板下調高墊板,,鋼軌復位后檢查軌向和軌距,,必要時進行調整,確認合適后用可控制扭矩的扳手或機具以300~350N·m的扭矩擰緊錨固螺栓,。鐵墊板下調高墊板,,總厚度不得超過16mm,數(shù)量不得超過2塊,。
①如遇有需要卸下錨固螺栓的情況時,,應避免泥污進入預埋套管。
(4)組裝竅門
04
①W1型彈條的理論安裝扭矩約為120N·m,,X2型彈條的理論安裝扭矩約為80N·m,。在組裝時,先取10個節(jié)點進行安裝,,測出彈條安裝到位的實際安裝扭矩,,然后取平均值后再大規(guī)模安裝。
②組裝鐵墊板時,,可按圖6-40進行組裝,,可通過箭頭和卡平墊塊肋帶形狀進行區(qū)分軌底坡方向。
(5)常見問題
05
①絕緣緩沖墊板放反,。
②軌下墊板類型和安放位置錯誤,。
③絕緣塊安放位置錯誤。
④鐵墊板方向放錯,,造成軌底坡方向相反,。
⑤T形螺栓未落槽,造成扣件易松動,。⑥T形螺栓和錨固螺栓螺紋部分未涂油,。
⑦彈條未安裝到位,彈條中部前端下顎與絕緣塊間縫隙過大或擰得過緊,。
8.調高墊板擺放位置不正確,,錯誤地放置在鋼軌和軌下墊板之間,。調高墊板墊入數(shù)量和總厚度不符合規(guī)定。
9.預埋套管損壞失效,。